景泰藍緣起元代的北京,盛行於明代的景泰年間(1450-1456),
之所以被稱為景泰藍,是由於當時藍色的琺琅釉料最為流行。


景泰藍製作的過程繁瑣ˋ細膩,從設計→製胎→ 掐絲→ 點藍→ 燒藍→打磨→鍍金等等。
登完長城想吃午飯,沒有!!?? 先來買東西吧!⊙⊙"
其實也別犯商業化,撇開購物不談,這是一堂藝術的饗宴,也是凝聚六百年滄桑的藝術珍品。


首先,是繪製圖樣。


再來是「掐絲」,製作的方法是用鑷子將事先做好的銅絲(薄而細並具有韌性),
按照設計好的圖案,用手掐(掰、彎)折疊翻捲成花紋,製成各種紋樣,再黏附於銅胚。


黏製好的半成品


接著是「點藍」,其實就是把各種琺瑯釉料填充在銅絲掐捏出的花紋空隙中。


為了表現形態多變的雲、霧,以及層次感等,
點藍藝人和掐絲藝人共同創造了無絲點暈法。
即掐出高矮不同的絲工,點暈以不同的釉色,使這些釉色自然連接。


經過800度燒結後,高絲露出而矮絲含在釉下,
增強了銅胎和釉色的密著力,使作品的圖案紋樣更為豐富多彩。


打磨的工序最少要燒二至三次,最後是鍍金。
這是景泰藍生產工藝中最後一道主要工序,是為了防止產品的氧化,
使產品更耐久,更美觀而在產品的表面鍍上一層黃金。

這個成品比vi 還高,價值不斐。


另外這是珀晶畫,先將金絲鑲嵌於圖畫上。


接著上色,這位女士告訴vi 這些顏料以礦砂為原料,
但看起來跟景泰藍的琺琅釉料好像一樣??


經過高溫燒烤蛻變後,畫面如水晶似琥珀、光彩耀眼。

所謂精美,「精」於製作上的精緻,「美」於藝術的意境,
在此表露無疑,vi 常想藝術創造者之偉大,是充滿奇想創新,
將這些看似不相干的物品,融合成一件令人驚歎的作品。

雖然許多藝術創作背後都涵蓋著金錢的買賣,這是個現實的考量,
但今日只想以純粹藝術的角度來細細品味這訴說六百年滄桑與歷史的景泰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eamycat_viv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